當前位置: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 > 經典案例 > 建筑景觀 >
北京山合水易機構 董事長兼總裁
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 院長
高端休閑度假產業規劃專家
《中國旅游報》、《農民日報》專欄作家
項目位置:云南省昆明市
用地規模: 約100畝
建筑面積: 2500平方米
一、項目背景:
本項目是山合水易最早期的經典落地項目之一。“乃古石林”意為:“黑色的石林”,是世界自然遺產及世界地質公園。該景區一直以來游客量較少,因此其也一直是地質學家研究的基地,一直受到保護而未開發。當時本項目的甲方——石林風景名勝區管理局,提出保護性開發乃古石林景區,適當接待一定量的游客,讓世人目睹“黑色石林”的特色美景,于是急需提高乃古石林風景區的接待能力,改善景區的入口環境,該項目隨即應運而生。經過幾輪激烈的討論和方案的推敲,最終成功設計該項目,并落地實施。
▲ 乃古石林景區入口原貌
▲ 項目落地實景照片
二、項目規劃設計:
山合水易在本項目的規劃及建筑設計中,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在這樣一個“世界自然遺產、世界地質公園”對自然生態景觀的保護。我們認為,一切的人工痕跡都是對環境和景觀的破壞,特別是建筑的拔地而起。當時的世界自然遺產專家——梁教授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,梁教授提出“沒有建筑的建筑”口號,這給山合水易的團隊指明了本項目在設計中的方向。
游客服務區規劃,重點體現景區的平臺性和多元融合性,為游客提供舒適的進入環境;同時體現建筑與景觀的原生態特色,形成“巧然天成”的感覺;并通過對內部建筑與環保技術的應用與實踐,形成“永續、環保、節能”的建筑功能,力爭成為對世界遺產展示地保護和尊重的典范性作品。
山合水易倡導“世界的•自然的•綠色的”設計理念和以人為本的規劃原則,創造會“呼吸的建筑”,以及人與自然對話的景觀。將游客服務中心設計為一個覆土建筑,盡量將建筑高度控制較低,正立面綠色覆圖作植草處理,減少正面的視覺污染,將建筑融于周圍環境之中。
▲ 游客服務中心建筑設計圖
▲ 游客服務中心建成實景照片
游客中心的功能定位是綜合服務、停車休憩、游客服務、餐飲購物等,山合水易在設計過程中提出,不僅要在功能上滿足使用的需求,同時還要尊重自然,盡量少的去破壞原有環境。
▲ 游客服務中心建筑設計圖
我們的創新不局限于本地石材建筑的風格,而是通過更加自然、更加具有親和力的設計方式實現“本土特色的國際化”;通過局部綠色生態的建筑覆土,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對環境的影響,形成自然和諧的建筑氛圍;在整體結構方面體現空間的豐富性,層次性和線條感,運用自然界元素作為點綴,突出生長建筑理念的表達;同時,融入豐富通透的空間設計,通過內庭、天井及屋頂植物間隙的處理,形成天然環保的采光效果。
▲ 游客服務中心施工時的照片
從2012年開始,乃古石林風景區入口服務區便落地建成并投入運營至今,每年接待游客超過100萬人。值得一提的是乃古石林景區至今也未再有任何開發與建設。
山合水易在本次“世界自然遺產、世界地質公園、國家級5A景區”的配套服務區的規劃設計中,充分尊重核心區環境的完整性,遵照“建筑景觀化”的設計理念,為中國世界遺產景區的規劃設計提供了具有典型意義的范例。
聲明:鑒于項目介紹所可能造成的重要信息泄露,在此不做更加詳細的分析。想了解更多案例詳情,請致電山合水易。